编辑/陈仪安
小朋友总是会出现各式各样让家长头疼的问题
家长也会到处寻找资源或资讯来改善问题
小孩疯狂问问题,对有些家长来说觉得很欣慰
但有些家长却觉得自己快要被问到烦死了
A妈妈问我:我五岁的儿子总是一直问他知道的问题
我问妈妈说:什么时候他会一直问问题
A妈妈想一想告诉我:总是在她很忙的时候
我又问妈妈:那你通常怎么回答他?
A妈妈又想了想:我跟他说我在忙等等再说,但是他还是会一直在我身边绕着问
我笑了笑之后问妈妈:通常你忙完,要陪他时他还会问吗?
A妈妈告诉我:那时候他就又不问了
我说:所以他只是要你陪他所以假借问问题
A妈妈告诉我:但是这样我都没办法处理事情,这样我也很困扰
没错,这样的状况即使大家知道孩子需要大家陪伴,但是依旧会让家长很困扰
很多时候家长没办法兼顾这么多层面去处理事情
因为有太多的环节需要思考和记忆,家中事务已经非常繁琐
再加上小孩在旁边闹,根本没有心思去好好想该怎么教导小孩
直觉就会骂小孩或用威胁的方式要小孩按照自己的意思行动
我相信这都并非是家长的本意
因此上述A妈妈的困扰,小孩总是在她忙的时候要她陪伴
这类型的小孩觉得妈妈一不关注会让他没有安全感
他需要一直用各类的方式换得妈妈的注意力
有些小孩用问问题,有些小孩就会用捣蛋、破坏东西、发出声响、做错事等
即使会被骂、被惩罚他也要得到你的关注
所以这类的小孩需要平常就给予一再的保证
建立他与家长的稳定关系和安全感
步骤一「给予安抚」
我知道你现在很想要我陪你,我也很愿意陪你,但我有些事情需要处理
步骤二「再保证」
我把事情处理完,我就能专心的陪你玩一下,我在忙的时候我依然很爱你
步骤三「给予掌控感」
当时针走到12的时候我会把事情处理完,这时候我就会回来陪你
步骤四「给予任务」
我在处理其他事情的时候,可以请你帮我把书排好吗?你排好可以先去玩玩具
家长可以透过这些简单的话语让孩子理解,他不需要一直讨你关注
但在完成这些步骤后,最重要的是请家长要「遵守承诺」
如果有突发状况,就必须要重新再让孩子理解更变的是什么
其实孩子都理解大人的状况,当大家愿意很正式告知他们
他们就会越来越能理解大人所表达的意思
